分段分析表
時間
|
劇情內容
|
特別手法
|
想到什麼
|
0:00~0:43
|
載著人物的小船滑過水面
|
船上印有La Luna字樣,藉此代入片名
|
寧靜的水面,被微微的光線照亮,平靜悠然。
|
0:44~1:03
|
男孩收到一頂帽子
爺爺與父親對戴帽子的方式產生歧見
|
透過爺爺和父親對帽子戴法的爭執,表現出他們想要把價值觀強加在小男孩身上。
|
人們總是認為自己的方法是最好的,並試圖用此影響他人。
|
1:04~1:29
|
熄燈。
男孩模仿長輩動作
|
熄燈是為了等待接下來的月光。而小男孩模仿父親與爺爺的做法,則代表他試圖透過長輩的方法學習新事物。
|
在懵懵懂懂之時,親近的人,對我們價值觀的形塑仍佔了很大的比例。透過模仿的方式來學習。
|
1:30~2:08
|
月亮出來。
男孩在長輩的示意下,
爬上梯子
|
月亮代表從未見識過的新事物,激起了他的憧憬與好奇心。長梯代表他正一步步走向自我成長,但在爬梯之時仍有些猶豫,頻頻回頭。代表著心裡既期待又不安。
|
在接觸到新事物之時,對於前方的未知,不安與期待常會在腦中糾結矛盾著,既想要探索新世界,卻同時渴望回到舒適圈。
|
2:31~3:32
|
男孩登上月亮,讚嘆不已
一顆流星墜落
男孩的探索被爺爺與父親的呼喚打斷
|
月亮上滿布的星星是對未來的無限選擇,剛墜落的流星代表剛剛起步的自我意識,但被長輩打斷了。
|
在探索新事物時的同時,也會受到一些來自不同地方的阻撓。但對方可能是為我們著想。
|
3:33~4:19
|
兩個長輩對於掃具的爭執
|
透過爺爺與父親的爭執,還有與鬍子相同的器具,代表仍在試圖形塑男孩的價值觀
|
有時與別人意見不同時,容易流於意氣之爭,而忽略了個體的差異。
|
4:20~5:00
|
巨大的流星墜落,爺爺與父親,對移動它束手無策,再度產生爭吵。男孩仔細觀察,想到了辦法。
|
爺爺與父親仍舊利用自己堅持的工具與方法,去解決事情。但是在碰到新麻煩時,反而束手無策。
|
人在碰到麻煩時,不能只是固守在自己的思想裡,而不願傾聽或者思考。
|
5:01~5:44
|
男孩輕敲光暈集中的頂端,大星星分解成了數百顆小星星。
|
透過男孩將帽子反戴,表現出他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,並自信的行動,不再猶豫。
|
自我的形塑,往往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現出來,應該更加堅定且自信
|
5:45~6:00
|
祖父孫三代和樂融融的共同打掃月亮。
|
三人各自使用最適合自己的工具,代表價值觀的和解與合作。
|
透過尊重每個個體的獨特性,並互相合作,達成效益最佳的結果。
|
6:00~6:20
|
父親與爺爺輕拍小男孩,三人共同欣賞勞動的成果-一彎新月
|
透過輕拍的動作代表男孩被認同。最後的新月巧妙的貸出打掃的目的,再度點題。
|
做出正確的行動,並且被認同是一件十分可貴的事。
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